,CIMES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作为全世界规模第三大的机床行业盛会,2026北京机床展以“数字未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题,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家展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预计超10万名专业观众到场。
2026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高端制造装备迭代升级的风向标,而五轴机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与激光切割设备作为现代制造的核心技术载体,将在展会上呈现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无疑是本次展会的明星展品之一。这类机床凭借旋转轴与直线轴的协同控制能力,能够轻松应对复杂曲面零件的精密加工需求,尤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高端模具领域不可或缺。国产厂商如科德数控、北京精雕将展出定位精度达±0.001毫米的高精度机型,部分设备甚至实现表面粗糙度Ra0.2微米以内的超光滑加工效果,加工效率较传统三轴机床提升50%以上。国际大品牌如瑞士GF加工方案则带来激光纹理加工技术,通过0.1微米级的表面解决能力重新定义精密制造边界。展区内还将通过动态演示展现五轴机床如何通过一次装夹完成多面加工,大幅度减少工件误差累积,这一技术突破正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作为多任务集成化生产的代表,将在展会上展示其打破传统工序壁垒的独特优势。这类设备将车削、铣削、钻孔等功能集成于单一平台,配合C轴与B轴联动能力,可完成复杂零件的一体化成型。展商将重点呈现搭载智能传感器的新一代机型,通过实时监测切削力与气温变化自动调整工艺参数,明显提升加工稳定性。例如,沈阳机床推出的车铣复合中心支持直径1米以上大型零件的同步加工,而日本马扎克则会展示纳米级精度的小型精密机型,满足微型精密齿轮等零部件的制造需求。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部分展品将集成AI算法,根据材料特性自动优化转速与进给量,将生产效率与良品率推向新高度。
激光切割技术展区将上演一场“光与金属”的科技秀。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与超快激光微纳加工设施成为焦点,其中新能源电池托盘的加工效率提升300%的突破性案例将现场演示。德国通快、大族激光等企业将展出万瓦级激光切割系统,其厚板切割能力突破50毫米,配合动态变焦技术实现无毛刺断面效果。更引人注目的是激光微加工领域,瑞士百超将演示0.05毫米级精密打孔技术,适用于半导体支架等微型元件制造。展会还特别设置绿色制造专区,展示采用空气辅助切割技术的环保型激光设备,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少氧化层生成,呼应全球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三大技术的融合应用场景将成为展会最大亮点。在智能工厂示范区内,五轴机床与车铣复合中心通过工业物联网实现数据互通,配合AGV小车与MES系统构建柔性生产线,观众可直观感受“无人化车间”的运作逻辑。例如,一台五轴机床完成叶轮粗加工后,自动传输至车铣复合中心进行精加工,最后由激光切割设备完成流道开槽,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种跨工艺协同不仅缩短交付周期,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前模拟生产瓶颈,将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更前沿的展示包括搭载工业机器人的激光焊接单元,其热输入量精确控制技术可将钛合金构件疲劳强度提高25%,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
从技术迭代到生态构建,本届展会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产业链整体跃升。五轴机床的国产化精度对标国际顶尖水平,车铣复合设备的智能化模块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激光切割技术的绿色化突破契合“双碳”目标。展会期间举办的30余场高端论坛将聚焦数控系统自主可控、增材制造与减材加工的互补融合等议题,而产学研用金政的联动模式更助力创新成果快速落地。无论是德国格劳博展示的航空结构件一体化加工方案,还是北京精雕发布的纳米级测量-加工闭环系统,都在诠释一个核心命题:高端制造装备的创新已从单一设备性能比拼,转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与绿色化的系统竞争。这场展会不仅是技术的盛宴,更是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未来的关键坐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宇树王兴兴:目前机器人硬件完全够用,最严重的问题还是AI模型无法很好利用硬件
40岁钓友详述伸鱼竿救起坠江奔驰司机细节:司机不会游泳,我顺流追着救的他
奔驰车坠江漂流司机打开天窗 钓友甩杆抛线岁新总理上任第一天法国乱作一团:交通瘫痪高中停课
奔驰车坠江漂流司机打开天窗 钓友甩杆抛线岁新总理上任第一天法国乱作一团:交通瘫痪高中停课
vivo X300就是X200 Pro mini升级版,核心基因全保留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